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联合声明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4:53:42  浏览:995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联合声明

巴西联邦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 印度共和国等


“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联合声明


  (2010年4月15日,巴西利亚)

  我们,巴西联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于2010年4月15日在巴西利亚举行会晤,讨论国际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商定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举措。

  我们达成以下共识:

  共同愿景与全球治理

  1. 我们一致认为,世界正经历重大的飞速变化,凸显在全球治理各领域作出相应转变的必要性。

  2. 我们强调并支持,依据国际法并在平等合作、互相尊重、彼此协调和集体决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国际秩序朝多极、平等、民主的方向发展。

  3. 我们强调,二十国集团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协调行动,发挥了核心作用。我们欢迎二十国集团被确定为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的主要平台。同以往机制相比,二十国集团成员更广泛,更具包容性、多样性、代表性和有效性。我们呼吁所有成员国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前三次峰会所达成的成果和共识。

  我们主张,二十国集团有必要在后危机时期发挥积极作用并制定协调战略。我们四国愿为此做出共同努力。

  4. 我们致力于推动多边外交,支持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威胁方面发挥中心作用。为此,我们重申,需要对联合国进行全面改革,使其更具效力、效率和代表性,更有效地应对当今全球性挑战。我们重申,重视印度和巴西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理解并支持他们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

  5. 我们相信,深化和拓展四国对话与合作不仅符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们将采取循序渐进、积极务实、开放透明的方式推动四国对话与合作。

  国际经济金融事务

  6. 自2009年6月叶卡捷琳堡首次会晤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已回升向好。我们欢迎世界经济恢复增长,新兴经济体为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认识到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呼吁各国在宏观经济领域加强合作,巩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势头,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我们重申,四国决心保持本国经济复苏并为促进全球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7. 我们强调,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和财政政策可持续性对实现强劲的长期平衡增长十分重要。

  8. 我们相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经济繁荣的引擎,有潜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繁荣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将致力于同其他国家一道,减小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进社会包容性。

  9. 由于“金砖四国”的重要贡献,二十国集团成员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增资。我们支持在“平等分担”原则基础上,向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增加资本,以使多边开发银行向发展中经济体提供更强劲、更灵活、更迅捷、更以客户为导向的支持。

  10. 尽管前景良好,我们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认为,世界需要一个经过改革、更稳健的金融体系,使全球经济能有效地预防和抵御未来危机的冲击。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加稳定、更可预见、更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11. 我们将努力尽快实现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此项改革早该进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应尽快解决其合法性不足的问题。治理结构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实质性转移投票权,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决策权与份量相匹配。我们呼吁世行于今年春季会议兑现投票权改革方面的承诺,期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于今年11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前完成。我们同意,基金组织和世行高管职位的遴选应本着公开、择优的原则,无需考虑人选国籍。上述机构的职员组成需更好反映其成员的多样性。需特别注意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度。国际社会必须推动上述改革产生我们预期的结果,否则有关国际机构将面临出局的风险。

  12. 为促进国际经济形势稳定,我们要求四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对有关区域货币机制进行研究,并讨论四国可就此开展的合作方式。为便利四国贸易与投资,我们将研究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包括四国本币贸易结算等。

  13. 近期发生的情况打破了金融市场自我监管的神话。我们迫切需要在监管金融市场各个部分、机制和工具方面加深和加强合作。我们承诺加强国内监管,推动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并同包括金融稳定论坛在内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开展密切合作。

  国际贸易

  14. 我们强调,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多边贸易体制在维护开放、稳定、公平、非歧视性的国际贸易环境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承诺并敦促各国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打击隐形贸易限制。我们赞同,在尊重授权、锁定包括谈判模式在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动多哈回合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结果,实现“发展回合”目标。我们注意到并全力支持俄罗斯申请加入世贸组织。

  发展

  15. 我们重申联合国《千年宣言》及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我们强调应重点防止经济金融危机对穷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造成潜在影响。我们应作出持续努力,推动在2015年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包括向穷国提供技术合作和紧急支持,帮助其落实发展政策、提供社会保障。我们期待2010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为推动实现该目标提出政策建议。我们强调,应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确保发展中国家享有必要的政策空间。

  16. 最贫困国家遭受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最为严重。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承诺,特别是涉及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必须兑现,同时不应削减发展援助。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不仅事关各国团结,而且对维护全球政治和经济稳定也具有战略意义。

  农业

  17. 我们对在莫斯科召开的四国农业部长会议表示满意。会议讨论了推进四国在农业领域,特别是家庭农场方面的合作方式。我们相信这将有助于促进全球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我们欢迎会议决定设立四国农业信息库系统,制定确保脆弱群体粮食供给的战略,减少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以及加强农技合作和创新。

  消除贫困

  18. 我们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的特殊需要,消除贫困,增进社会包容,化解不平等。我们必须加强这些国家政府的技术和财政能力建设,广泛地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确保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包括穷人、妇女、青年、移民及残疾人在内的人。

  能源

  19. 我们认识到,能源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资源,获得能源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确保社会平等和包容性至关重要。我们将发展更清洁、更实惠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增强能源的可及性,在各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和实践。我们将通过适当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能源结构多样化,鼓励使用更清洁、更有效的化石能源及其它能源。因此,我们重申支持在提高能效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20. 我们认识到新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在促进能源结构多样化及创造就业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因此,我们将适当鼓励可持续地开发、生产和使用生物燃料。我们将结合各国政策重点,通过国际合作分享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政策方面的有关经验,共同促进生物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1. 我们认为“金砖四国”可就能源领域的培训、研发、咨询、技术转让等开展合作。

  气候变化

  22. 我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一个严重威胁,亟需全球携手应对。我们致力于参与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及《京都议定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促成各方达成加强《公约》和《议定书》实施的全面、平衡和有约束力的成果。我们认为,《公约》和《议定书》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了主要框架。应确保谈判进程更加透明,所有缔约方应广泛参与,谈判结果应有助于公平、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同时体现《公约》原则,尤其是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恐怖主义

  23.我们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们注意到,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现行国际公约及其议定书、联大和安理会有关反恐决议。预防与打击恐怖主义及遏制恐怖融资同等重要。我们敦促联合国大会尽快缔结《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呼吁所有成员国批准。

  24.对俄罗斯和印度政府和人民近期遭受野蛮恐怖袭击,巴西和中国深表同情和慰问。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恐怖主义的借口。

  不同文明联盟

  25. 我们强调鼓励不同文明、文化、宗教和人群对话的重要性。为此,我们支持“不同文明联盟”,这一联合国倡议旨在促进各国的沟通、了解和理解。我们赞赏巴西决定于2010年5月在里约热内卢承办第三届全球论坛,愿派适当高级别代表参会。

  海地

  26. 我们重申坚定支持海地人民。自1月12日发生地震灾害以来,海地人民一直与恶劣环境作斗争。我们重申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在海地政府指导下,并根据《海地国家恢复和发展行动计划》设定的优先任务,致力于帮助海地人民重建家园。

  合作

  27.我们欢迎旨在加强四国专业领域合作的下列倡议:

  a. 农业部长首次会议

  b.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c.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

  d.根据2009年签署的《“金砖四国”最高法院合作意向书》,于2010年3月举行第一届“金砖四国”地方法官交流项目。

  e.发展银行首次会议

  f. 国家统计局长首次会议

  g. 国际竞争力大会

  h.首次合作社会议

  i. 首次商业论坛

  j. 智库研讨会

  28. 我们也支持其他加深彼此合作意愿的具体行动:

  a.四国统计部门将于今天发布的联合研究报告;

  b.四国将研究编纂“金砖四国”大百科全书的可行性;

  29. 我们重申愿加强四国在科技、文化、体育领域的合作。

  30. 我们相信,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新德里英联邦运动会、2013年喀山世界学生运动会、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2016年里约热内卢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都将取得成功。

  31. 我们重申将加强减灾领域的合作与援助。对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泥石流和中国青海玉树县地震死难者,俄罗斯、印度向巴西和中国政府与人民深表哀悼和同情。

  “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

  32. 巴西、俄罗斯和印度感谢中国于2011年承办“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

  33. 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对巴西政府和人民承办 “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深表谢意。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涉农惠农领域贪污贿赂犯罪的法律适用

【作者】:景县人民检察院 姚艳萍
【关键词】:涉农惠农领域贪污贿赂犯罪特点 原因 法律适用 犯罪预防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增加,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同时,由于“村官”权利的不断增大,其利用手中职权进行贪污、受贿等犯罪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秩序,为了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涉农犯罪预防工作就成了一项当前重要任务。而我国对涉农领域的犯罪的法律规定并不全面细致经常出现法律的空白和漏洞,因此查处惠民领域的职务犯罪时的法律适用就成为了问题关键。
一、涉农惠农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主体特点职务级别较低
随着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涉农贪污贿 赂犯罪涉及领域广,主要发生在农村水利工程、土地开发整 理的招标投标、建设新农村的民房改造项目、发包分包、质 量监督验收、工程款拨付等环节。犯罪主体涉及不同的多个 部门,职务级别较低,多为科级以下以及村组织人员。他们 都是在履行公务中利用职务之便,对其经手的涉农项目进行 贪污、接受贿赂。例如某村党支部书记苏某在任本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擅自将农业税款、退耕还林款、土地征用补偿费款共计51280元据为己有,予以贪污。我院在查办这一案过程中发现,该村所在的镇在农村财务管理、基层民主建设以及土地确认权等方面存在问题,
(二)犯罪呈现集团化趋势
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群体性腐败案屡见不鲜,办一案, 带一串,挖一窝。有的是村支书和村委主任合伙贪污,有的 是村委班子成员集体作案,甚至有乡镇干部和村委主任合谋 集体腐败。他们为了牟取非法利益,联手作案,集体合谋, 以各种名义,共同贪污涉农款项,使犯罪主体由个人向群体 发展。比如2009年底,我院在市院反贪局的带领下,侦破的景县农业局单位受贿、受贿、对单位行贿一案,立案1件9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为涉农贿赂大案。本来对于涉农款项,每个项目一般都涉及到多个环节,牵涉的单位、人员也很多,可以相互制衡,起到层层监管之效,然而由于人人想从国家利益中各分一杯羹,非法利益的“整合”使监管变成了一纸空文。
(三)犯罪后果影响恶劣,易引发群体上访
在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乡镇、村干部的经济犯罪 比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具有更大的危害性。这些人虽然关 小职微,权力有限,然而一旦蜕变,危害极大,所产生的负 面影响极为深远,不但直接侵害了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而 且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容易引发村民集体上访等群体事 件,不利于新农村和谐发展和稳定。
因此,预防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时促使新农村建设快速、健康、和谐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必须切实加强这项工作。
二、涉农惠农职务犯罪的原因
涉农职务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农村经济还不够发达而涉农职务犯罪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毒瘤。要想铲除这颗毒瘤还要从多方面分析。
(一)村务不够公开
有些地方村级管理暗箱操作,缺乏民主,透明度不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应当定期将村务公开,其中包括财务收支情况、宅基地审批事项等。但实际上,有的“村官”为谋取私利方便,不想让群众了解村务、政务和财务;有的“村官”思想上害怕群众知道多了不利于工作,应该让群众明白的事情却暗箱操作。
(二)权利过分集中
在基层农村,大权仍集中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等个别人或少数人手中,因此,行贿者便将目标盯住了大权在握的主要“村官”,这批能拍板定音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一旦经受不住诱惑,便会陷入金钱的泥潭,沦为人民的罪人。甚至有的集党、政、企大权于一身,大小事情由其说了算,权力的过度集中使他们作案时有恃无恐。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滋生腐败,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三)自身素质不高
一是文化层次较低,大多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其次是法律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尤其是部分村干部,受文化教育程度的局限,即使是“村官”,他们对贪污受贿要受到党纪、国法制裁也都知晓,但在日常交往中,尤其是在收受好处费时,何谓收受贿赂,何谓正常人情往来,往往又划不清界限,有的“村官”竟还以“我为你办事,你给我好处”两厢情愿为由,肆意实施受贿犯罪。
(四)内外监督软弱
一是农村基层管理和监督职能组织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内部监督作用,上级职能部门监督无力。如白条入帐现象在村组帐目中依然存在,审查人员对此无可奈何。二是纵向监督软弱。一些上级主管部门对村级集体资金的使用和分析没有进行严格审批。三是横向监督虚化。一些村级集体经济的支配由村里书记、主任少数人说了算其他人员不敢提意见也不敢反映,起不到应有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作用。四是对村干部的贪污、挪用等问题一些知情群众慑于这些人的权势敢怒不敢言害怕招来报复。
(五)财务管理混乱
一些农村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无帐、片帐现象虽然已逐步消灭,包帐、白条入帐等在村级财务帐目中仍相当严重。一是村干部利用白条自批自支的现象存在。二是财务状况公开程度不够,收支缺乏透明度,理财小组把关不严格。三是财会人员不专业,缺乏执行财务制度的自觉性和原则性,对村干部言听计从成为村干部贪污、挪用公款犯罪的帮手,有的甚至与村干部共同作案。
(六)经济待遇偏低
引发村干部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村干部待遇偏低,造成村干部心理失衡。相对党、政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而言,村干部的待遇相对较低而工作压力较大,付出与所得不符。同时,农村医疗、养老的保障滞后,村干部后顾之忧在不发达地区严重存在。
三、涉农惠农职务犯罪的法律适用
一犯罪主体的认定问题。从农村基层组织的状况看由于基层党务、公务、村务和经济事务等均由村支部、村委会等组织承担有时任职可能交叉甚至分工界限不明确尤其是村党支部在村事务中不论党务、公务均起绝对领导作用村书记才是村里的主要负责人故适用刑法时必须结合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一并把握其刑事立法和立法解释的精神。本人认为党支部人员属于立法解释规定中所指的基层组织人员。
二从事公务的认定问题。村公务有三种情况依法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公务、村内自治事务与村级经营活动。依法协助公务全国人大立法解释将其限制在七项范围之内。这七项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⑴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⑵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⑶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⑷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⑸代征、代缴税款⑹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⑺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其实质是村基层组织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惟有在这七项事务中才存在依法从事公务的可能因而才可能成立贪污受贿犯罪。除了这七项贪污受贿犯罪不能成立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是指人大立法解释的七项事务之外的非经营性质的村内公益事业和公益服务等自治事项既非协助政府从事行政管理亦非企业经营性质的村自治事务建设和公益服务活动。 根据以上法律精神在处理涉及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时应当将三种组织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合作社与三种职务公务、自治事务、经营事务排列组合然后决定当事人的行为应当使用哪一法律认定行为性质。只有村委会基层组织协助政府从事公务活动时基层组织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行为才能根据刑法和立法解释认定贪污受贿类犯罪而村基层组织人员在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中利用管理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职务便利而犯罪的认定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人员在非公务非经营的公益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侵吞财物、挪用资金的可以成立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在非公务非商务的活动中即办理村自治事务的过程中发生的村基层组织人员权钱交易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受刑法时效约束、在法定追溯时效期限内属于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按照罪行法定原则应当认定为无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对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经营、管理活动不能使用解释的规定。” 如果检察机关在查处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时,遇到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务如经营、管理活动时发生的案件不能适用《解释》的规定时,可以在查明事实后,根据行为性质如果涉嫌其他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如果因法无明文规定不构成犯罪的,可在查明事实后向基层政府提出检察建议,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处理。
四、涉农惠农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涉农惠农职务犯罪不利于农村的稳定,也严重影响 “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涉农惠农职务犯罪预防机制: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要针对传统观念下村干部知识更新不快,创新意识不强,开拓进取后劲不足的现状,大胆突破村干部选用的常规模式,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界限,面向社会选拔人才,作为村干部后备人选推荐。一是推荐优秀退武军人担任村干部。发挥退武军人见识广、办事果断、个人性格坚毅,在部队学有一技之长的优点,带领全体村民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二是在农村经济能人中推荐选拔村干部。注重从政治素质较高的农村致富能手、个体经营大户中培养选拔。利用他们办过实体,懂经济管理,有较多生意合作伙伴的优势,带动、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全体村民共同富裕。三是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注重推荐愿意回农村发展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优势、技术优势,帮助村级组织理思路、谋发展、办实事。四是从机关事业单位中推荐选派村干部,当“下挂”支书,帮助经济薄弱村建强领导班子。选派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业务专长的乡镇机关干部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夯实村干部队伍。
(二)加强思想、法制教育
一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村干部进行文化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培训,改变目前农村干部学历相对偏低、财务知识不懂、法制观念淡薄,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不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让其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权力应服务于人民。二要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利用新闻媒体及时曝光一批违法违纪村干部,起到震慑作用;深入剖析几个典型案例,组织村干部进行讨论,使他们从中吸取教训;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对村干部在工作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乡镇主要领导及纪检部门要及时找其谈话谈心,及时提醒、敲警钟。四要规范党内组织生活。
(三)加强权力监督机制
要施行群众监督和上级检查相结合。一是必须增强基层单位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发言权,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特别是在土地转让、出租、承包、工程发包等问题上在作出重大决策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乡镇经管、审计等部门经常下村检查,做到有案抓查处,无案抓预防,把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消灭在萌芽阶段。
(四)落实提高村官待遇
一要适当增加村干部固定工资,统一由财政负担,固定工资应与基层党政机关一般干部持平,并建立定期增资机制,确保村干部工资不拖延、不折扣、不挪用。二要建立起激励措施,对村级工作搞得好的村干部,要予以奖励,对村级经济上了台阶的,要设立贡献奖,对因工作不力,导致村级经济下降,村民生活水平滑坡的村干部,要给予一定经济处罚。三要给每位村干部办理医保和养老保险,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个人各负担一部分,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使村干部一心一意带领广大村民奔向小康之道。只有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普遍富裕起来,村干部的待遇提高了,收入有保障,村干部职务犯罪才能得到较好解决。就当前而言,关键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凝聚人心,尽快改变农村面貌,让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充满希望、有盼头,使村干部成为农村共同富裕的带头人、发展生产的引路人、维护稳定的坚强核心,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职务犯罪。
(五)加大打击预防力度
针对农村干部犯罪较为突出的现状,在加大查办村级干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的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作用,重视农民的举报和上访内容。对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发现一件查处一件。特别对群众意见大多次上访影响稳定的大案、要案,坚决从快查处,依法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群众反馈。对不构成犯罪的违纪案件,既要将查办结果向群众说明情况,同时也要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为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民心、增加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检察日报 法制网

电力节能检测中心管理办法

电力工业部


电力节能检测中心管理办法
电力工业部



一、总 则
1.为加强电力节能检测和节能技术监督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各电力集团公司、省(市、区)电力公司建立节能检测中心,制定本办法。
2.各节能检测中心必须在本办法的规范下,按规定的程序组建、评审并获得认证后方能正式开展节能检测工作。
3.各节能检测中心应确保节能检测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职 责 范 围
1.对本电网所辖电力企业主要能耗指标进行检测及检查;
2.对本电网所辖火电厂实施能量平衡测试,评价;
3.对基建、技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用能的评价及竣工验收测试;
4.对发、供电企业中的节能自检工作(含机组大修前、后的效率测试等)进行技术指标和监督;
5.协助主管电力公司制定主要能耗指标及节能检测计划;
6.对进入本电网的耗能产品的能耗指标进行检验和抽查;
7.协助技术监督部门对能源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
8.协助主管电力公司监督所属企业更新国家已公布淘汰机电产品情况;
9.协助或负责进行节能信息的搜集、本电网发电厂能耗指标统计分析等工作;
10.定期向上级节能主管部门报告节能检测工作情况及提出有关建议。
三、检测内容
1.综合节能检测主要内容:锅炉效率;汽轮机热效率、汽耗,真空严密性;管道效率;厂用电率;汽水损失率;发电机效率;水轮机效率、水耗;供电线损率,全厂负荷率等。
2.单项节能检测主要内容:给水泵组效率,循环水泵负荷率;空预器漏风率,除尘器效率;主要附机单耗;锅炉主蒸汽压力、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排烟温度、氧量;灰渣含碳量;给水温度,高加投入率;凝汽器真空度、端差;燃料工业分析;污染物排放量等。
3.火电厂能量平衡测试主要内容:机组及全厂燃料平衡、热平衡、水平衡及总能量平衡的检测和评价。
4.节能产品能耗指标的抽查、验证。
5.对用能产品的能耗及与产品能耗有关的工艺、设备、系统等技术性能的检测、评价。
四、评审标准
1.评审按《认证评审考核细则》的六项内容进行。带“*”的为重点项,均需达到规定要求。其它考核要求有3个及以上分项达不到要求的,待整改后再评审。
2.每次评审合格的节能检测中心自批准之日起有效期为五年,其间接受签证部门的考核、抽查。逾期须经复审。
五、评审组织程序
1.评审组织
由国家电力公司节能主管部门及计量管理部门组成评审组,负责节能检测中心的机构审定和计量认证工作。
2.评审程序
申请评审的节能检测中心填报评审申请表及《质量管理手册》,提出自审报告;
网、省(市、区)电力公司组织人员进行初步评审;
网、省(市、区)电力公司初审合格后,在《评审表》上签署初审意见,连同整改意见、申请表等材料一式二分报国家电力公司申请评审;
评审合格的由国家电力公司批文并颁发铜牌。
六、编制依据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1986年1月12日颁发
《节约能源检测管理暂行规定》——国家计划委员会1990年6月1日颁发
《节能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考核要求》——国家计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司、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计资源函〔1991〕17号
《节能检测技术通则》——国家标准GB1536—94
《电力节能工业技术监督规定》——电力部1997年7月3日颁发
七、附 件
1.认证评审考核细则
2.《质量管理手册》编写说明
3.检测仪器设备基本配置推荐
4.电力节能检测中心申请表
5.电力节能检测中心评审表

附件一:认证评审考核细则
一、组织机构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1 |机构设置 | (1)有主管电力公司对成立“中心”的批文和负责人的 |
| | |任命文件。 |
| | | (2)组织机构要健全 |
| | | ①要有能满足开展节能监测工作需要的专业检测管理 |
| | |部门。专业检测部门的设置要与所承担的检测业务范围相 |
| | |适应,一般应设有热能、电能、理化分析等检测专业。 |
| | | ②各专业检测管理部门应有负责人。 |
| | | ③配备的专业检测人员(数量、素质)应能满足检测工作 |
| | |的需要。 |
| | | ④有组织机构框图。 |
|--|--------|----------------------------|
|2*|质量保证体系 | 有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应能对影响检测质量 |
| | |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
| | | (1)检测机构应有质量负责人,专业检测室(组)应设质|
| | |量员。 |
| | | (2)建立并实行能确保检测工作质量的规章制度和检 |
| | |测工作质量申诉制度。 |
| | | 以上(1)、(2)项内容应体现在质量保证体系图中。 |
------------------------------------------
二、仪器设备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 | | |
| | | |
|1 |应有仪器设备 | (1)仪器设备一览表的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
| |一览表 | 名称: |
| | | 型号规格:一个主机、多个传感器或主机与传感器 |
| | |分立并有互换性的,主机、传感器应分别列出,必要时要 |
| | |在备注栏中说明。 |
| | | 数量:要与型号、规格相对应。 |
| | | 技术指标:包括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若为多档, |
| | |应分档列出。若传感器、二次仪表分别有其测量精度, |
| | |也应分别列出。 |

| | | 制造厂家: |
| | | 购置日期: |
| | | 检定周期: |
| | | 检定单位: |
| | | 检定时间: |
| | | 送检负责人: |
| | | 编号: |
| | | 单价(元): |
| | | (2)仪器设备一览表中仪器设备的排列,应按测量 |
| | |参数的性质分类填写,能测多种参数的仪器设备,按其 |
| | |主要测量参数类别排序,属测量同类参数的不同类的仪 |
| | |器设备,要相对集中排列;属测量同类参数的同类的仪 |
| | |器设备,按其测量范围,由小至大,顺序排列。 |
| | | (3)节能检测机构内与检测业务直接、间接有关的 |
| | |仪器设备,均应列入仪器设备一览表。 |
| | | |
| | | |
------------------------------------------

续表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 | | |
| | | |
|2*|仪器设备的 | 所配置的仪器设备必须与所承担的节能监测、企业 |
| |配备 |能量平衡、电力、热能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性能测试和鉴 |
| | |定的检测内容相适应,满足所在电网内最大火电及水电 |
| | |机组的有关检测标准的要求。 |
| | | (1)所配置的仪器设备,可检测的参数种类、量程 |
| | |范围,应能将主要及特殊需要检测的诸参数覆盖。 |
| | | (2)所配置的仪器的测量准确度或仪器型号规格, |
| | |能满足检测要求。 |
| | | (3)对于非重要检测参数用测量仪表,可以使用现 |
| | |场在用(在线)测量仪表,但必须符合相应检测标准的要 |
| | |求,并在有效检定周期之内。 |
| | | (4)使用其他单位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的应有协 |

| | |议书 |
| | | |
| | | |
|--|--------|----------------------------|
| | | |
| | | |
|3*|仪器设备的 | 仪器设备的检定应符合规定要求。 |
| |检定 | 用于检测的所有仪器设备都必须具有检定证书或 |
| | |相应的证明文件。对尚无国家、行业检定规程的仪器设 |
| | |备,可以由具有相应检测能力的计量单位出具测试(或 |
| | |校验)结果证书;有自检能力的单位,也可按《关于在计 |
| | |量认证中对计量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验和检验的 |
| | |规定》进行自查。 |
| | | 按JJG1021-90附录进行自检,并有自检合格 |
| | |证书。 |
| | | |
| | | |
------------------------------------------

续表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4 |所有计量检测 | (1)仪器设备应在明显位置设有表明技术状态的 |
| |仪器设备都必 |标志。 |
| |须有明显的统 | 包括:检定结论、检定日期、下次检定日期、检定单 |
| |一格式的标志 |位。其中,具有正式检定合格证书的,经校验,用绿色标 |
| | |志,表明合格;经检定、校验、整体计量性能不合格,但所 |
| | |使用的量程段或参数是合格的以及暂时无检定规程,且 |
| | |无法编写校验方法的仪器设备,通过三台以上仪器比 |
| | |对,确认其比对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以内,用黄色标志, |
| | |表明可用;无检定合格证书或经校验自检不可用的仪器 |
| | |设备,用红色标志,表明停用。 |
| | | (2)由两件或两件以上仪表组成的成套检测设备及 |
| | |一台主机多个探头且有互换性的成套设备,应分别各自 |
| | |贴有标志。对于不便贴标志的各类探头、传感器,应分 |
| | |别挂有表明其技术状态(合格、可用、停用)的金属或塑 |
| | |料标志牌,牌上应有相应的编号 |

|--|--------|----------------------------|
|5 | | 所有仪器设备应有随机配套的说明书。引进设备 |
| |仪器设备说明 |除有原文说明书外,有关性能指标、校准及使用方法部 |
| |书应妥善保存, |分,应有中文说明书。无原配套说明书的仪器设备,应 |
| |随时可取 |有自编的操作方法 |
|--|--------|----------------------------|
|6 | | 所有检测用仪器设备,应有设备档案,内容包括:购 |
| |应有计量检测 |进日期、验收、使用、故障及维修记录,检定(送检)校验 |
| |仪器设备档案 |记录等 |
|--|--------|----------------------------|
| |自检仪器的量 | 自检仪器必须有量值传递图。本身有检定业务的 |
|7*| | |
| |值传递 |其量值传递能溯源到上一级 |
|--|--------|----------------------------|
| |计量标准器具 | 计量检定用最高计量标准器具须经计量部门考核 |
|8*| | |
| |的考核 |合格 |
------------------------------------------
三、检测工作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1*|有关检测的规 | 应备齐与申请检测业务范围有关的国家、行政部门 |
| |范、规程、标准 |有关能源管理和节能监测的条例、规定及各项检测技术 |
| |等技术文件齐 |标准(包括相关标准) |
| |全 | |
|--|--------|----------------------------|
|2*|检测方法应有 | 应有各检测项目的检测实施细则,包括如下内容: |
| |检测实施细则 | (1)所依据的检测标准 |
| | | (2)适用范围 |
| | | (3)检测参数(检测内容)及技术指标 |
| | | (4)检测方法的说明,如测试时间、测点布置、化验 |
| | |取样、数据采集、仪表安装等要求 |
| | | (5)对测试用仪器设备的要求 |
| | | (6)对检测对象运行工况及检测环境条件的要求 |
| | | (7)对检测结果的测算方法及数据处理的说明 |
| | | (8)技术安全措施等其它要求与说明 |
|--|--------|----------------------------|

|3*|故障及外界干 | 在检测过程中,对影响检测结果的意外故障或外界 |
| |扰的处置 |干扰,有明确的处置办法,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不 |
| | |受意外故障、干扰的影响 |
|--|--------|----------------------------|
|4 |原始记录 | (1)原始记录表格可采用专用或通用记录表。其 |
| | |内容包括:检测参数、被测项目名称、型号、检测地点(或 |
| | |受检单位)、检测日期、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其编 |
| | |号,检测前、后被测对象运行状态,检测负责人、记录人、 |
| | |记录审校人(签名)。 |
| | | (2)原始记录必须字迹清晰,不得用铅笔填写。修 |
| | |改记录,应有修改人签字(盖章)。 |
| | | (3)原始检测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有效数字位数、 |
| | |异常的判断与剔除方法、误差的表达方式,应符合相应 |
| | |检测标准的规定。当检测标准未做具体规定时,应符合 |
| | |测量误差理论的一般规定。对尚无检测标准或检测标 |
| | |准中未对检测结果的误差作出具体规定时,可不注明其 |
| | |测量误差 |
------------------------------------------

续表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5 |检测报告 | (1)数据处理同原始记录。 |
| | | (2)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
| | | (3)检测报告应有统一格式,内容应符合有关检测 |
| | |技术标准的规定。 |
| | | (4)检测报告应有一定的编制审批程序,并有相应 |
| | |人员的签字。 |
| | | (5)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报告原稿和一份正式打 |
| | |印文件样本)应归档保存五年以上 |
|--|--------|----------------------------|
|6 |信息管理 | 建立节能技术监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 |
------------------------------------------
四、人员资质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1 |中心人员 | 了解国家有关节能及节能检测方面的政策、法规, |
| | |具有计量法与计量学的基本常识 |
|--|--------|----------------------------|
|2 |中心主任 | 熟悉节能及节能检测业务,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至 |
| | |少有10年专业工作经验。主任1人,副主任1~2人 |
|--|--------|----------------------------|
|3 |技术负责人和 | |
| |质量保证负责 |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熟悉节能检测业务,具有五年 |
| |人 |以上的节能检测工作经验 |
|--|--------|----------------------------|
|4 |工程技术人员 | 按申请的检测业务范围,配备各类工程技术人员, |
| | |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比例应不低于50%,各专业室(组)的 |
| | |负责人也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
------------------------------------------

续表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5*|检测人员 | 具备所从事检测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 |
| | |技能。经培训、考核合格,已取得节能检测员证书。各 |
| | |专业至少有2名 |
|--|--------|----------------------------|
|6*|仪表校验人员 | 取得相应资质证书,至少有2名 |
|--|--------|----------------------------|
|7 |管理人员 | 节能情报、技术标准和档案管理人员1至2人 |
|--|--------|----------------------------|
|8 |有各类人员的 | 有对各类人员的技术培训计划与要求。每年有培 |
| |技术培训计划 |训计划,培训内容一般有:节能检测法规、节能检测技术 |
| | |标准、计量法与计量学基本知识、质量观念教育、各项专 |
| | |业检测技术等等 |
------------------------------------------
五、环境条件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1 |检测实验室的 | (1)实验室(包括化验室及仪器室,下同),其环境 |
| |环境条件 |(温、湿度和其它要求)应满足相应的仪器设备的使用保 |
| | |管技术要求。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 |
| | | (2)需要更衣换鞋的实验室保持衣、鞋的清洁。 |
| | | (3)仪器室内应有供检查仪器用的试验台(桌)。 |
| | |不能将实验室兼作检测人员办公室。 |
| | | (4)实验室应有防火安全措施,化验室应有通风设 |
| | |施,压力气体及化学药品的放置应合乎安全管理要求。 |
| | | (5)噪声大的试验设备应与操作人员的工作间隔 |
| | |离,工作间的噪声不得大于70dB。 |
| | | (6)三废处理应满足环保要求 |
------------------------------------------
六、规章制度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 | | |
|1 | | 有岗位责任制度 |
| |各级人员的岗 | (1)应明确各部门(与组织机构框图相对应)的职 |
| |位责任制 |责范围及质量责任。申请检测内容所对应的检测功能 |
| | |及计量认证所提出的技术管理要求,必须具体落实在机 |
| | |构内部各有关部门。 |
| | | (2)应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包括:检测 |
| | |机构负责人(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负责人、各部 |
| | |门的负责人、一般检测人员、仪器设备管理员、资料(档 |
| | |案)保管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
|--|--------|----------------------------|
|2 |有保证质检公 | (1)有检测结果出证不受行政干预的规定。 |
| |正性的措施 | (2)应有检测人员不能从事与检测业务有关的技 |
| | |术开发、技术改造或可能影响检测公正性的其他工作的 |
| | |规定。 |
| | | (3)对检测人员有秉公办事、遵守职业道德、为被 |
| | |检测单位技术保密的工作纪律要求,违者有惩治措施。 |
| | |对所有检验工作提供相同的质量水平,不受关系、部门 |
| | |的影响 |
|--|--------|----------------------------|
|3 |仪器设备使用 | 有检测用仪器设备(如有计量检定业务,还应包括 |
| |管理制度 |标准物质,计量标准器具)的验收、使用、检定,保管、报 |
| | |废制度 |
|--|--------|----------------------------|
|4 |内部工作文件 | 有检测机构内部工作文件(质量管理手册、各项规 |
| |的制定、颁发、 |章制度、检测实施细则等)的制定、颁发、修改制度,并明 |
| |修改制度 |确有关程序相应的负责人 |
------------------------------------------

续表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5 |技术档案管理 | (1)技术档案包括: |
| |制度 | ①国家、部门、地区有关能源管理与节能检测方面 |
| | |的文件、政策、法令、法规; |
| | | ②有关节能检测的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包 |
| | |括相关标准、参考标准; |
| | | ③检测实施细则; |
| | | ④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书、仪器设备验 |
| | |收、使用、检定、维修、报废记录; |
| | | ⑤仪器设备台帐及仪器设备一览表; |
| | | ⑥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书、仪器设备验 |
| | |收、使用、检定、维修、报废记录; |
| | | ⑦检测报告与检测原始记录; |
| | | ⑧用户反馈意见及处理结果; |
| | | ⑨检测报告发放登记; |
| | | ⑩与检测有关的其它技术资料。 |
| | | (2)有技术档案的建档、借阅、复制、销毁具体 |
| | |规定。 |
| | | (3)各种技术档案均有规定的保存期。 |
| | | (4)有技术保密规定 |
| | | |
|--|--------|----------------------------|
|6 |检验样品的管 | 检验样品包括采样(或送样)化验的各种燃料、灰渣 |
| |理制度 |及其它化验样品,也包括节能产品的抽验样品。对交 |
| | |接、保管、验后处理等,应有具体规定 |
|--|--------|----------------------------|
|7 |实验室管理制 | 对实验室(包括化验室、仪器室)的安全、卫生、环境 |
| |度 |条件的保持、易燃易爆及有毒药品的保管等,应有具体 |
| | |规定 |
------------------------------------------

续表
------------------------------------------
|序号| 评审内容 | 考 核 要 求 |
|--|--------|----------------------------|
|8 |检测事故分析 | (1)有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要有统一的格式, |
| |报告制度 |要明确事故责任、处理方法及处理程序。 |
| | | (2)有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
|--|--------|----------------------------|
|9 |检测工作质量 | 对受检测单位提出的检测质量申诉,应有明确的处 |
| |申诉处理制度 |理办法: |
| | | (1)明确规定受理质量申诉部门; |
| | | (2)有具体的质量申诉处理程序; |
| | | (3)明确规定可以受理的质量申诉范围; |
| | | (4)明确规定可以受理的期限; |
| | | (5)明确处理质量申诉的经济责任 |
|--|--------|----------------------------|
|10|质量管理手册 | 有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要规定检 |
| |执行情况的检 |查周期、检查主持人,并填写检查情况登记表。 |
| |查制度 | 检测机构内各部门,每半年检查一次,检测机构每 |
| | |一年全面检查一次。 |
| | | 登记表要反映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
------------------------------------------

附件二:《质量管理手册》编写说明
《质量管理手册》应是全面、系统反映节能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公正、科学、先进”为工作目标的指导检测机构开展检测工作的“内部法典”性文件。它是计量认证评审工作中决定检测机构能否通过认证的重要评审内容之一。
《质量管理手册》应包括四方面内容:检测机构基本情况;部门职责与岗位责任;检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规章制度。
1.检测机构基本情况
1.1 检测机构概况
对检测机构的性质、任务、隶属关系、从事节能检测工作的历史、人员设备概况等予以简要说明,并附:
(1)节能检测机构情况简表
(2)关于组建本检测机构的上级批文或相应的文件
1.2 检测工作质量方针
(1)申明检测工作对国家负责、对被检测单位负责,出具检测结果报告以事实和检测数据为依据,确保检测的公正性。
(2)申明严格执行检测技术规范,有效地控制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3)申明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愿意承担因本检测机构检测质量问题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1.3 检测项目一览表
申请认证时提交的《质量管理手册》可暂写申请书中申请认证项目的内容。通过认证后的《质量管理手册》,其检测项目必须以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批准的项目为准。
1.4 仪器设备表
1.5 组织机构框图
1.6 质量保证体系图
1.7 检测技术标准与检测实施细则目录
2.部门职责与岗位责任
检测机构内,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并具体列出。
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有具体的岗位责任制度。
3.检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
3.1 保证第三方公正地位的组织措施
具体内容应符合《认证评审考核细则》中对规章制度的考核要求。
3.2 检测用仪器设备自身的质量控制措施
原则性地说明在仪器设备的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报废等方面所采取的严密管理措施,具体内容体现在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中。
3.3 对各级检测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及考核措施
3.4 检测工作程序要求
(1)对贯彻执行检测技术标准及检测实施细则的要求;
(2)对检测过程中出现意外故障和干扰处理办法;
(3)对检测原始记录的要求。
原则性地说明对以上各方面的要求或规定,具体内容体现在相应规章制度中。
3.5 数据处理与检测报告编写,提出原则要求。
3.6 对检测工作质量的抽检,提出原则要求。
4. 规章制度
4.1 岗位责任制度
只写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即可。
4.2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
包括仪器设备的验收、使用、保管、检定、维修、报废等制度。
4.3 检测工作制度
将3.4检测工作程序要求(1)—(3),写成规章制度。
4.4 检测报告的编写、审批签发制度
4.5 检测工作质量抽验制度
4.6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4.7 检测样品管理制度
4.8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4.9 检测质量申诉、处理制度
4.10 实验室管理制度
4.11 检测工作安全管理制度
4.12 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4.13 内部文件的制定、颁发、修改制度
4.14 《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
以上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应以满足《认证评审考核细则》为准,对于条款的编排不作具体规定。

附件三:检测仪器设备基本配置推荐表

----------------------------------------------------------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 测量范围 | 准确度 | 数 量 | 备 注 |
|--|-------------|----------------|----------|-----|-----|
| |煤粉等速取样装置 | | | 1 | |
|1 | | | | | |
| |煤粉筛分设备 |(200,90,35μm气流筛)| | 1 | |
| |试样分离器(缩分器) |10%缩分 | | 1 | |
| |湿度计 |180℃,250g |0.01% | 1 | |
|--|-------------|----------------|----------|-----|-----|
| | | | | |FS为满 |
|2 |燃烧效率测定仪 |0~100% |61.0%FS | 1 | |
| | | | | |刻度 |
| |烟气分析系统: | | | | |
| | | | | |V—容 |
| |O2分析仪(PMD) |0~10%,0~25%·V |±0.1%FS | 1 | |
| | | | | |积浓度 |
| |CO2分析仪(NDIR) |0~20% |2.0%FS | 1 | |
| | |0~0.1% | | | |
| |CO分析仪(NDIR) |0~1% |2.0%FS | 1 | |

| | |0~5% | | | |
| | |0~500 | | | |
| |NO分析仪(NDIR) |0~1000 |2.0%FS | 1 | |
| | | -6 | | | |
| | |0~1500×10 | | | |
|--|-------------|----------------|----------|-----|-----|
| | |0-3000 | | | |
| |SO2分析仪(UV) | 3 |2.0%FS | 1 | |
| | |0~6000mg/m | | | |
|--|-------------|----------------|----------|-----|-----|
| |烟尘测量装置(含高 | | | | |
|3 | |等速采样,重量分析 |0.0001g | 1 | |
| |精度电子天秤) | | | | |
|--|-------------|----------------|----------|-----|-----|
| |炉膛、烟气、空气温度 | | | | |
|4 | | | | | |
| |测量装置 | | | | |
----------------------------------------------------------

续表
----------------------------------------------------------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 测量范围 | 准确度 | 数 量 | 备 注 |
|--|-------------|----------------|----------|-----|-----|
| | |800~1400℃ | | |红外(光 |
|4 |炉膛温度测量装置 | |±14℃ | 1 | |
| | |1200~2000℃ | | |学) |
| |便携式数字温度计 |0~650℃ |±20℃ | 1 | |
| | | |±0.3%FS | |高温计 |
| |J型热电偶 |0~750℃ | | 20 | |
| | | |1.5℃; | |单点t- |

| | | |±0.4%·t | | |
| |E型热电偶 |0~800℃ | | 20 |被测温度 |
| | | |同上 | | |
|--|-------------|----------------|----------|-----|-----|
| |空气、烟气流量测量 | | | | |
|5 | |0-6000Pa |±1.5% | 2 | |
| |装置 | | | | |
| |数字电子微压计 |0~99.99m/s | | | |
| | |0~1kPa | | | |
| |差压传感器 | |±0.1%FS | 20 | |
| | |0~2.5kPa |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