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劳动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颁发《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9:47:38  浏览:990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颁发《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劳动部 卫生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


劳动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颁发《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1992年3月9日,劳动部等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研究成果,业经鉴定评审通过,现予颁发试行。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残致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是按照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为适应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由劳动部、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的。职工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分为十级,其中一、
二、三、四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五、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八、九、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和开展劳动鉴定工作中按此标准试行,并注意总结经验。在对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致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进行鉴定时,可以
参照此标准办理。在试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函告我们,以便修改,为形成国家标准提供依据。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总 则
一、本标准是为了适应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和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而制订的。
二、本标准适用于职工中经当地劳动部门证明属于工伤,或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为职业病后,经医疗单位确定医疗终结时,需进行伤残医疗检查及劳动能力鉴定者。
三、本标准依据伤病者医疗终结时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了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分级。
1.器官损伤 是工伤的直接的后果,但职业病不一定有器官缺损。
2.功能障碍 工伤后功能障碍的程度与器官缺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有关,职业病所致的器官功能障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对功能障碍的判定,应以医疗终结时的医疗检查结果为依据,根据评残对象逐个确定。本标准在附录A、C、E、G、I中对一些伤残类别的定义以及所造成
功能障碍的分级判定基准,作了交代和说明。
3.医疗依赖 指伤、病致残后,于医疗终结时仍然不能脱离治疗者。
4.护理依赖 指伤、病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者。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
(1)进食;(2)翻身;(3)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动。
护理依赖的程度分三级:
a.完全护理依赖 指上述五项均需护理者。
b.大部分护理依赖 指上述五项中三项需要护理者。
c.部分护理依赖 指上述五项中一项需要护理者。
5.心理障碍 一些特殊残情,在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的基础上虽不造成医疗依赖,但却导致心理障碍或减损伤残者的生活质量,在评定残情时,应适当考虑这些后果。
四、依据上述原则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造成失能的情况分为十级,列于甲表。
由于伤残类型复杂,有的类型分级可以由最重(一级)到最轻(十级)覆盖十级,有的类型可以不足十级,或者空级。对本标准未列载的个别伤残情况,可根据上述原则,参照本标准中相应等级进行评定。
五、本标准根据不同系统和器官致残类别分为五个部分制订,每个部分均包含有标准正文(工伤及职业病致残程度分级表)、补充件(分级依据或判定基准)及参考件(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如乙表所示。为便于使用,后附分级系列。
由职业因素所致内科以外的,且属于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名单中的病伤,于医疗终结时其致残等级皆根据表1~4部分中相应的残情进行鉴定,其中因职业肿瘤手术所致的残情参照主要受损器官的相应条目进行评定。
六、在使用本标准时,应严格遵循补充件中各类伤残的分级依据或判定基准,依照参考件中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根据伤残的具体情况,掌握本标准的分级,进行工伤及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七、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多项等级相同,晋升一级。
八、如受工伤损害的器官原有伤残和疾病史,其致残等级的评定,以医疗终结时本次实际的致残结局为依据。
甲表: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分级表
------------------------------------------------------------------------------------------------------------
级别 | 级 别 划 分 依 据
--------|--------------------------------------------------------------------------------------------------
一级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它器官不能代偿,需特殊医疗依赖及完全护理依赖方可维持生命及基本生活者。
--------|--------------------------------------------------------------------------------------------------
二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特殊医疗依赖和大部护理依赖者。
--------|--------------------------------------------------------------------------------------------------
三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病需特殊医疗依赖和部护理依赖者。
--------|--------------------------------------------------------------------------------------------------
四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
五级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六级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七级 |器官大部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八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九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十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乙表:本标准内容
----------------------------------------------------------------------------------------------------
标 准 正 文 | 补充件 | 参考件
----------------------------------------------------------------|----------|----------------------
表1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部分 | 附录A | 附录B
表2 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部分 | 附录C | 附录D
表3 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部分 | 附录E | 附录F
表4 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部分 | 附录G | 附录H
表5 职业病内科 | 附录I | 附录J
----------------------------------------------------------------------------------------------------
表1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部分)
--------------------------------------------------------------------------
伤残类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 | | | |
智能减退 | 极重度 | | 重度 | | 中度 |
| | | | | |
------------|----------|----------|----------|----------|----------|
| |精神病症 |精神病症 |精神病症 | |
| |状致使缺 |状表现为 |状致使缺 | |
精神病症状 | |乏生活自 |危险或冲 |乏社交能 | |
| |理能力者 |动行为者 |力者 | |
------------|----------|----------|----------|----------|----------|
癫痫 | | | 重 度 | | |
------------|----------|----------|----------|----------|----------|
运动障碍 | | | | | |
1.肢体瘫 |四肢瘫肌 |三肢瘫肌 |1.截瘫肌|1.单肢瘫|1.四肢瘫|
(脑,脊髓及|力3级或 |力3级或 |力3级 |肌力2级 |肌力4级 |
神经损伤) |三肢瘫肌 |截偏瘫肌 |2.偏瘫肌|2.双足全|2.单肢瘫|
|力2级 |力2级 |力3级, |肌瘫肌力 |肌力3级 |
| | |或双手全 |2级 |3.双手部|
| | |肌瘫肌力 |3.双手肌|分肌瘫肌 |
| | |3级 |瘫肌力3 |力2级 |
| | | |级 |4.利手全|
| | | | |肌瘫肌力 |
| | | | |2级 |
| | | | |5.双足全|
| | | | |肌瘫肌力 |
| | | | |3级 |
| | | | | |
| | | | | |
2.非肢体瘫| 重 度 | | | 中 度 | |
的运动障碍 | | | | | |
------------|----------|----------|----------|----------|----------|
神经心理学 | | | | | |
障碍 | | | | | |
1.失语 | | |完全感觉 | | |
2.失用、失| | |性或混合 | |完全运动 |
写、失读、失| | |性失语 | |性失语 |
认等 | | | | | |
------------|----------|----------|----------|----------|----------|
颅骨缺损 | | | | | |
| | | | | |
------------|----------|----------|----------|----------|----------|
脑叶切除术 | | | | | |
后或颅内异 | | | | | |
物 | | | | | |
------------|----------|----------|----------|----------|----------|
脑脊液瘘 | | | | | |
--------------------------------------------------------------------------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 | | 边缘 |
| 轻度 | | |
| | | 智能 |
----------|----------|----------|----------|--------------
精神病症 | | | |
状影响职 | | | |
业劳动能 | |人格改变 | |
力者 | | | |
----------|----------|----------|----------|--------------
中 度 | | 轻 度 | |
----------|----------|----------|----------|--------------
1.三肢瘫| | | |
肌力4级 |1.截瘫或|1.单肢瘫| |
2.双手部|偏瘫肌力 |或单手全 | |
分肌瘫肌 |4级 |肌瘫肌力 | |
力3级 |2.双手全|4级 | |
3.非利手|肌瘫肌力 |2.双手部| |
全肌瘫肌 |4级 |分肌瘫肌 | |
力2级 |3.单手部|力4级 | |
4.利手全|分肌瘫肌 |3.双足全| |
肌瘫肌力 |力3级 |肌瘫肌力 | |
3级 |4.双足部|4级 | |
5.双足部|分肌瘫肌 |4.单足部| |
分肌瘫肌 |力3级 |分肌瘫肌 | |
力2级 |5.单足全|力3级 | |
6.单足全|肌瘫肌力 | | |
肌瘫肌力 |3级 | | |
2级 |轻度 | | |
| | | |
----------|----------|----------|----------|--------------
| | | |
| | | |
|不完全失 | | |
|语 | |不完 |
|完全性 | |全性 |
| | | |
----------|----------|----------|----------|--------------
| | | |无功能
| | | |障碍
----------|----------|----------|----------|--------------
| | | |
| | | 无功能 |
| | | 障碍 |
----------|----------|----------|----------|--------------
不能修补 | | | |
--------------------------------------------------------------

附录A: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工伤致残分级判定基准(补充件)
A1 智能减退
A1.1 智能减退的表现
a.智能缺损,IQ低于70,严重程度足以影响学习、工作或日常生活,并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b.有短程记忆缺损的证据,对新近发生的事件常有遗忘;
c.至少有下述症状之一:
(1)抽象概括能力明显减退,如难以解释成语、谚语。掌握词汇量减少,不能理解抽象意义的词汇;难以概括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2)判断能力明显减退,对于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不能作出正确判断;
(3)高级皮层功能的其它障碍:如失语、失用、失认、计算及构图困难等;
(4)人格改变,与病前人格明显不同。
d.不仅见于意识障碍期;
e.病程至少四个月。
A1.2 智能减退分级
a.极重度智能减退
(1)IQ低于20;
(2)语言功能缺失;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重度智能减退
(1)IQ20~34;
(2)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3)生活不能自理。
c.中度智能减退
(1)IQ35~49;
(2)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只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往;
(3)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劳动。
d.轻度智能减退
(1)IQ50~69;
(2)无明显语言障碍;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比较恰当地与人交往;
(3)生活能自理,能做一般非技术性工作。
e.边缘智能
(1)IQ70~84;
(2)抽象思维能力或思维的广度、深度、机敏性显示不良;
(3)不能完成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
A2精神病症状
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突出的妄想;
b.持久或反复出现的幻觉;
c.病理性思维联想障碍;
d.紧张综合症,包括紧张性运动兴奋与紧张性木僵;
e.情感障碍显著,且妨碍社会功能(包括生活自理功能、社交功能及职业和角色功能)。
A3意识障碍
是急性器质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在医疗终结时只有持续性植物状态、去皮层状态、闭锁综合症、动作不能性缄默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才会长期存在,久治不愈,遇到这类意识障碍,因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一切需别人照料,应列为I级。
A4人格改变
人格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明显的一贯性和恒定性,代表了一个人的贯行为倾向和恒定的反应方式,是一个人的惯常行为模式。一般所说的人格,是指个体在发育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心理属性,通常认为年满18岁始达成熟,它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合金”。幼年早期,
特别是6岁以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环境和教育对其有较大的影响,但既经成熟定型,则具较顽强的稳定性,往往保持终生而不易改变。人格特征总是影响着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对具体事物的反应,决定一个人特有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也包括对其自身的认识和态度。
个体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素质或后天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人格异常,称为人格障碍;由于工伤或职业中毒因素影响大脑所造成的器质性人格异常,称为人格改变。
器质性人格改变,以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显著而持久的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a.情绪不稳,如心境由正常突然转变为抑郁,或焦虑,或易激惹;
b.反复的暴怒发作或攻击行为,与诱发因素显然不相称;
c.社会责任感减退,工作不负责任,与人交往而无信;情感冷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应有的关心,对人也不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d.本能亢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伦理道德观念明显受损,缺乏自尊心和羞耻感;自我中心,易于冲动,行为不顾后果;
e.社会适应功能明显受损。
A5癫痫诊断和频度分级标准
A5.1癫痫的诊断:要有工伤或职业病的确切病史,有医师或其他目击者叙述或证明,脑电图显示异常,根据癫痫发作频度、用药控制情况划分轻、中、重三度。
A5.2癫闲的频度分级
a.轻度
需系统服药治疗方能控制的各种类型癫痫发作者。
b.中度
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经系统服药治疗两年后,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1次或1次以下,小发作和其它类型发作平均每周1次以下。
c.重度
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经系统服药治疗两年后,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1次以上,小发作和其它类型发作平均每周1次以上者。
A6运动障碍
A6.1 肢体瘫 以肌力作为分级标准。为判断肢体瘫痪程度,根据英国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划分为0~5级。
0级 肌肉完全瘫痪,毫无收缩。
1级 可看到或触及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肌肉在不受重力影响下,可进行运动,即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高。
3级 在和地心引力相反的方向中尚能完成其动作,但不能对抗外加的阻力。
4级 能对抗一定的阻力,但较正常人为低。
5级 正常肌力。
A6.2 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 包括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或震颤等。根据其对生活自理的影响程度划分为轻、中、重三度。
a.重度运动障碍 不能自行进食,大小便、洗漱、翻身和穿衣,须由他人护理。
b.中度运动障碍 上述动作困难,但在他人帮助下可以完成。
c.轻度运动障碍 完成上述运动虽有一些困难,但基本可以自理。
A7 神经心理学障碍
指局灶性皮层功能障碍,内容包括失语、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前三者即在没有精神障碍、感觉缺失和肌肉瘫痪的条件下,患者失去用言语或文字去理解或表达思想的能力(失语),或失去按意图利用物体来完成有意义的动作的能力(失用),或失去书写文字的能力(失写)。
失读指患者看见文字符号的形象,读不出字音,不了解意义,就像文盲一样。失认指某一种特殊感觉的认知障碍,如视觉失认就是失读。临床上以失语为最常见,其它较少单独出现。

附录B:正确使用标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部分)的说明(参考件)
B1 本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因工伤或职业病致残、留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于医疗终结时需鉴定致残程度者。
B2 本标准有关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伤残类别诊断及分级基准均参见附录A。
B3 反复发作性的意识障碍,作为伤残的症状表现,多为癫痫的一组症状或癫痫发作的一种形式,故不单独评定其致残等级。
B4 年龄未满18岁者不诊断人格异常或人格改变。
B5 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均为内源性精神病,发病主要决定于病人自身的生物学素质。在工伤或职业病过程中伴发的内源性精神病不应与工伤或职业病直接所致的精神病相混淆。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不属于工伤或职业病性精神病。
B6 鉴于手、足部肌肉由多条神经支配,可出现完全瘫,亦可表现不完全瘫,利手及非利手致残后对于手功能影响也有区别。所以在评定手、足瘫致残程度时,应区分完全性瘫与不完全性瘫,利手与非利手,再根据附录A6.1肌力分级标准,对肢体瘫痪致残程度详细分级。
B7 神经系统多部位损伤或合并有其他器官的伤残时,其致残程度的鉴定依照本标准总则中的有关规定处理。
B8 有关脑神经障碍参见眼、耳鼻喉、口腔科(表3)。
B9 颅骨缺损、脑叶缺失(外伤或术后)或颅内异物,如出现功能障碍,参照有关功能障碍评级。
B10 有关大小便障碍参见普外科(表4)。
B11 感觉障碍一般都与运动障碍伴随出现,可参考运动障碍定级。
B12 由于外伤或职业中毒引起的前庭性功能障碍,参见耳鼻喉科(表3)。
B13 外伤或职业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如出现肌萎缩者,可按肌力予以定级。
表2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部分)
--------------------------------------------------------------------
伤残类别| 一 | 二 | 三 |
--------|----------------|------------------|------------------|
|1.面部重度毁容| |面部重度毁容 |
|同时伴有表2中 | | |
|二级伤残之一者 | | |
|2.全身重度瘢痕| | |
头面部毁|形成,脊柱及四肢| | |
容 |大关节部分功能 | | |
|丧失 | | |
| | | |
| | | |
--------|----------------|------------------|------------------|
| | | |
| | | |
脊柱损伤| | | |
| | | |
| | | |
--------|----------------|------------------|------------------|
|双肘关节以上截 |双侧腕部截肢或 |1.一手截肢,另一|
|肢或功能完全丧 |双手功能完全丧 |手拇指缺失 |
|失 |失 |2.双手拇、食指缺|
| | |失或功能完全丧 |
| | |失 |
| | |3.一侧肘上截肢 |
| | |(利侧) |
上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双下肢高位截 |1.双髋、双膝关节|
| |肢 |中,有一个关节缺 |
| |2.双下肢瘢痕畸 |失或无功能及另 |
| |形,功能完全丧失 |一关节功能不全 |
| |3.双膝双踝僵直 |者 |
| |于非功能位 |2.一侧髋、膝关节|
| |4.双膝上截肢,不|畸形,功能完全丧 |
| |能装假肢 |失 |
下肢 | |5.双膝、踝关节功| |
| |能完全丧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双下肢高位截|同侧上、下肢瘢痕 |1.非同侧腕上、踝|
|肢及一上肢高位 |畸形,功能完全丧 |上截肢 |
|截肢 |失 |2.非同侧上、下肢|
上肢及下|2.双下肢及一上| |瘢痕畸形,功能完 |
肢 |肢瘢痕畸形,功能| |全丧失 |
|丧失 | | |
|3.同侧上下肢高| | |
|位截肢 | | |
--------------------------------------------------------------------
--------------------------------------------------------------
四 | 五 | 六
------------------|------------------|----------------------
面部中度毁容,全 |1.面部轻度毁容 |1.鼻缺损<1/3>
身瘢痕面积80% |或全身瘢痕面积 |1/5
以上 |70~80% |2.面部重度异物
|2.鼻缺损1/3以|色素沉着或脱失
|上 |3.全颜面植皮术
| |后或全身瘢痕面
| |积60~70%
| |4.撕脱伤后头皮
| |眉毛完全缺损者
------------------|------------------|----------------------
|脊柱骨折后遗30°|脊柱骨折后遗小
|以上侧弯或后凸 |于30°畸形伴根性
|畸形,伴剧烈腰 |神经痛(EMG不
|痛,或有椎管狭窄 |正常)
|者 |
------------------|------------------|----------------------
1.双拇指完全缺 |1.利手腕部截肢 |1.一拇指完全截
失或无功能 |2.利手功能完全 |指,另一手非拇指
2.一手截肢,另一|丧失 |二指缺失
手部分功能丧失 |3.肩、肘、腕关节|2.一拇指功能完
3.利手功能完全 |之一功能完全丧 |全丧失,另一手除
丧失,另一手部分 |失 |拇指外有二指功
功能丧失 |4.一手拇指缺失,|能完全丧失
4.一侧肘上截肢 |另一手除拇指外 |3.一手二指(含拇
(非利侧) |三指缺失 |指)缺失
|5.利手拇指无功 |4.一手部分功能
|能,另一手除拇指 |丧失
|外三指功能完全 |5.除拇指外其余
|丧失 |四指缺失或功能
| |丧失
| |6.一拇指缺失
------------------|------------------|----------------------
1.一侧膝下截肢,|1.双前足缺失或 |1.一侧踝下截肢
另一侧前足截肢 |双前足瘢痕畸形, |2.一侧踝关节畸
2.一侧膝上截肢 |功能完全丧失 |形,功能完全丧失
3.一侧踝下截肢,|2.一髋(或一膝)|3.骨折成角畸形
另一足畸形行走 |功能完全丧失 |>15°并有肢体短
困难 | |缩4cm以上者
4.双膝下截肢或 | |4.一前足截肢,另
无功能 | |一足仅残留拇趾
| |5.一前足截肢,另
| |一足除拇趾外,2
| |~5趾畸形,功能
| |丧失
| |6.一足功能丧失,
| |另一足部分功能
| |丧失
| |7.关节创伤性滑
| |膜炎积液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2
----------------------------------------------------------------------------
伤残类别| 七 | 八 |
--------|----------------------------|----------------------------------|
|1.电烧伤颅骨切除> |1.面部广泛植皮术后 |
|3平方厘米,硬脑膜植皮术后 |2.颅骨外露 |
|2.颏颈粘连畸形,影响颈 |3.鼻或面颊部有>8平方厘米或 |
|部活动 |三处以上>1平方厘米的增生性 |
头面部毁|3.全身瘢痕面积50~60%|瘢痕 |
容 | |4.一侧或双侧眼睑有明显 |
| |缺损或睑外翻 |
| |5.全身瘢痕面积40~50% |
| | |
| | |
--------|----------------------------|----------------------------------|
|1.骨盆骨折后遗产道狭窄 |脊柱压缩骨折,前缘高度 |
|(未育者) |减少1/2以上者 |
脊柱损伤|2.骨盆骨折严重移位,症 | |
|状明显者 | |
--------|----------------------------|----------------------------------|
|1.一拇指指间关节离断 |1.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 |
|2.一拇指指间关节畸形, |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 |
|功能障碍 |2.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 |
|3.一手除拇指外,其它二 |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 |
|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 | |
|离断 | |
|4.一手除拇指外,有两指 | |
上肢 |(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功 | |
|能丧失 | |
--------|----------------------------|----------------------------------|
|1.一足拇趾外,4趾缺失 |1.一足拇趾缺失,另一足 |
|2.一足拇趾外其它四趾瘢 |非拇趾一趾缺失 |
|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2.一足拇趾畸形,功能丧 |
|3.一前足截肢 |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畸 |
|4.人工关节术后 |形 |
| |3.一足除拇趾外,其它三 |
| |趾缺失或瘢痕畸形,功能 |
| |丧失 |
下肢 | |4.因开放骨折感染,形成 |
| |慢性骨髓炎反复发作者 |
--------|----------------------------|----------------------------------|
| |1.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
| |Ⅲ度,植皮后影响肢体功 |
| |能者 |
上肢及下| |2.放射性皮肤溃疡反复不 |
肢 | |愈者 |
----------------------------------------------------------------------------
----------------------------------------------------------------
九 | 十
--------------------------------|------------------------------
1.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 |1.鼻和面颊部有>1平方厘米的
其它部位秃发,需戴假发 |增生性瘢痕
者 |2.面部轻度异物色素沉着
2.鼻或面部颊部有明显畸形 |或脱失
或>3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 |
3.颈部瘢痕畸形 |
4.鼻再造术后 |
5.睑外翻、唇外翻植皮术 |
后 |
6.全身瘢痕面积30~40% |
--------------------------------|------------------------------
1.二个以上横突骨折后遗 |外伤后受伤节段脊柱骨性
腰痛 |关节炎伴腰痛,年龄在50
2.脊柱内固定术后,屈伸 |岁以下者
功能受影响 |
|
--------------------------------|------------------------------
一拇指末节部分离断 |1.一手除拇指外,任何一
|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
|能完全丧失
|2.指端植皮术后
|3.手背植皮术后(面积>
|1/3)
|4.一拇指指间关节部分功
|能不全
|5.一手除拇指外,有一指
|近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
|完全丧失
|6.手掌足掌植皮面积>
|30%者
|
|
--------------------------------|------------------------------
1.一足拇趾末节缺失 |1.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
2.除拇趾外其它二趾缺失 |节缺失
或瘢痕畸形,功能不全 |2.足背植皮术后(面积>
|2/3)
|
|
|
|
|
|
|
|
|
--------------------------------|------------------------------
|一手或两手慢性放射性皮
|炎Ⅱ度
|
|
|
|
|
----------------------------------------------------------------

附录C: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工伤致残分级判定基准(补充件)
C1 颜面毁容分级判定基准
C1.1 重度 面部瘢痕畸形,并有以下六种中四项者:
(1)眉毛缺失;(2)双睑外翻或缺失;(3)外耳缺失;(4)鼻缺失;(5)上下唇外翻或小口畸形;(6)颈颏粘连。
C1.2中度 具有下述六项中三项者:
(1)眉毛部分缺失;(2)眼睑外翻或部分缺失;(3)耳廓部分缺失;(4)鼻翼部分缺失;(5)唇外翻或小口畸形;(6)颈部瘢痕畸形。
C1.3轻度 含中度畸形六项中二项者。
C2 面部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的判定
C2.1 轻度
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超过颜面总面积的1/4。
C2.2重度

不分页显示   总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黑龙江省实施《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细则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实施《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细则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国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招用的劳动合同制工人。
第三条 企业应保证劳动合同制工人在合同期内享有与本企业原固定工人同等的劳动、工作、学习、参军、升学、当干部、评定技术职称、参加民主管理、获得政治荣誉和物质鼓励等权利。

第二章 招收录用
第四条 劳动合同制工人的招收录用,按照国务院《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和《黑龙江省实施〈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细则》办理。
第五条 《劳动手册》是劳动合同制工人参加工作,缴纳养老基金年限,享受待业救济和退休养老待遇及重新就业的凭证,应妥善保管。《劳动手册》的使用和管理,按劳动人事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劳动合同制工人的熟练期和学徒期,含试用期。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和解除
第七条 企业与被招用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工两份,合同双方各执一份,有关部门如再需要时,可由企业复制副本。
第八条 招用技术性较强和关键性生产岗位的工人,可签订五年以上劳动合同。
第九条 按《暂行规定》第九、十二、十三、十五条规定,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在《劳动手册》的相应栏目注明时间与原因。
第十条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劳动合同工人,经有关地区劳动行政部门协商同意,可以在省、市、县之间办理转移手续:
(一)因国家计划调整,企业需要全部或部分搬迁的;
(二)新建、扩建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
(三)按规定应随迁的军队转业干部家属及经师以上政治部门批准的随军家属;
(四)按规定应随调的干部家属;
(五)按规定应随迁的回原籍及易地安置的离、退休职工家属;
(六)经县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生产、工作特殊需要的人员。
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需填报《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审批表》一式三份,转出和转入地劳动行政部门及本人档案各一份(表格样式由省劳动局统一制发)。公安、粮食、社会劳动保险部门凭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凭证和落户证明办理户、粮关系和养老基金转移手续。
第十一条 下列情况的劳动合同制工人,不予办理转移手续:
(一)同一城填单位之间的;
(二)学徒期、试用期未满的;
(三)留用察看期间和犯有错误未结论的;
(四)轮换工和户粮关系不变的农民劳动合同制工人。
第十二条 除按《暂行规定》第十二、十五条规定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外,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劳动合同制工人从解除劳动合同至合同期满之日的全部工资。但双方均应按《暂行规定》和本细则规定缴纳退休养老基金;劳动合同制工人违反劳动合
同规定,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或自行离职,给用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按合同规定予以赔偿。劳动合同制工人由于不可抗力或虽无过失但无法防止的外部原因,而不能履行合同的,不予赔偿。

第四章 在职期间和待业期间的待遇
第十三条 《暂行规定》第十八条规定支付的工资性补贴,纳入工资总额、计入成本。
工资性补贴标准为劳动合同制工人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十五,补贴额不足十元的,按十元发给。
补贴人员包括:学徒期满转正定级和重新就业试用期满考核定级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制工人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的病假以及产假、法定假日、法定医疗期间的补贴照发。
第十四条 重新就业改变工种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试用期间的工资待遇,在执行不低于二级工工资标准的前提下,低于本人待业期间最后一个月待业救济金标准的,可按救济金标准就近向上靠入本企业相应的工资等级标准。试用期满重新考核定级。
考核定级在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指导下,由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组织考核评定。
重新就业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试用期间的奖金、各种补贴(不包括工资性补贴)等待遇,与本企业同工种的原固定工相同。
第十五条 劳动合同制工人患职业病和因工负伤的划分、确定,与固定工相同。医疗终结,经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致残的,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已颁布《国务院关于退休、退职的暂行规定》执行。各用工单位应继续按规定逐月缴纳退休养老基金,直至本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转入社会劳动保险机构时止;
(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合同期内由企业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照发原工资。终止合同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的划分:在本企业工作三年以内的医疗期为三个月,工作四年至十年的在三个月医疗期基础上每年增加半个月;工作十一年至二十年的每年增加一个月,但医疗期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含二十年)医疗期可延长
至十八个月。医疗期的计算办法,按国家规定执行。
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的医疗补助费,按以下标准发给:在本单位工作三年以内的按本人三个月的标准工资额发给,工作三年及三年以上的,每一年再按本人半个月的标准工资额加发。医疗补助费总额最多不得超过六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制工人待业期间的各项待遇,按国务院《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及《黑龙江省实施〈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细则》办理。

第五章 退休养老期间的待遇
第十八条 根据《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按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十五,劳动合同制工人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三,按月缴纳退休养老基金。
退休养老基金由市、县(含县级区)的社会劳动保险机构管理,存入开户银行“退休养老基金”专户。银行凭社会劳动保险机构委托收款结算凭证,按“同城托收无承付”的办法结算。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组成,按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金发放标准与办法另行规定。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社会劳动保险机构列事业编制,管理经费从退休养老基金中提取。提取比例、使用范围与财务管理办法,由同级劳动、财政部门商定。

第六章 组织管理
第二十二条 劳动合同制工人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有关事宜,按国务院《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及《黑龙江省实施〈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细则》执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劳动部门负有掌握和检查本地区实行劳动合同制情况的责任,并建立统计报表制度,表格样式由省劳动局统一制发。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招用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应当比照《暂行规定》和本细则办理。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与国家规定有抵触时,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由黑龙江省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自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1986年10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0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0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的通知

法办〔2012〕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在过去一年中,全国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及竞争案件数量继续增多,新类型案件以及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增多,社会关注度提高。在此情况下,各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知识产权审判任务。为集中展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成就,积极开展好201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活动,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的力度,经各高级人民法院推荐,并结合2011年我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情况,我院选定了2011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0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现将这些案件和典型案例名单印发给你们,供各级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参考借鉴。

特此通知。

二○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2011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0大案件名单


一、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1.淘宝网商标侵权纠纷案

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与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杜国发侵害商标权纠纷上诉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1〕沪一中民五(知)终字第40号民事判决书)

2.“拉菲”商标纠纷案

尚杜·拉菲特罗兹施德民用公司与深圳市金鸿德贸易有限公司、湖南生物医药集团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湘高法民三终字第55号民事判决书)

3.“大运”与“江淮”汽车商标纠纷案

广州市红太阳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确认不侵害商标权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223号民事裁定书)

4.空调器“舒睡模式”专利侵权纠纷案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珠海市泰锋电业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上诉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粤高法民三终字第326号民事判决书)

5.百度MP3搜索著作权纠纷案

环球唱片有限公司、华纳唱片有限公司、索尼音乐娱乐香港有限公司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录音制作者权纠纷上诉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0〕高民终字第1694号、1700号、1699号民事调解书)

6.“3Q”之争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际无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1〕二中民终字第12237号民事判决书)

7.“开心网”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千橡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1〕高民终字第846号民事判决书)

二、知识产权行政案件

8.“卡斯特”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行政纠纷案

法国卡斯特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李道之商标撤销复审行政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0〕知行字第55号行政裁定书)

9.“抗β-内酰胺酶抗菌素复合物”发明专利无效案

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北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行提字第8号行政判决书)

三、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10.非法复制发行计算机软件侵犯著作权罪案

鞠文明、徐路路、华轶侵犯著作权罪上诉案(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锡知刑终字第1号刑事裁定书)




2011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例名单


一、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一)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

1.张镇与扬州金自豪鞋业有限公司、包头市同升祥鞋店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630号民事裁定书)

2.中山市君豪家具有限公司与中山市南区佳艺工艺家具厂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1406号民事裁定书)

3.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与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西安保赛医药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1490号民事裁定书)

4.株式会社普利司通与浙江杭廷顿公牛橡胶有限公司、北京邦立信轮胎有限公司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0〕民提字第189号民事判决书)

5.徐永伟与宁波市华拓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64号民事判决书)

6.深圳市坑梓自来水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斯瑞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泰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259号民事判决书)

7.青岛华盾纸制品有限公司、瑞安市应氏机械有限公司与青岛众和恒业蜂窝纸板制品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上诉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鲁民三终字第117号民事判决书)

8.佛山市嘉俊陶瓷有限公司与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天和家园建材有限公司、马杰华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上诉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粤高法民三终字第373号民事判决书)

9.新疆天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与新疆岳麓巨星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上诉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11〕民三终字第26号民事判决书)

(二)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

10.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与熊猫烟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浏阳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关迅达摩托车配件商店侵害著作权纠纷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9〕一中民初字第4476号民事判决书)

11.谈笑靖与北京市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珠海出版社有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2011〕东民初字第05321号民事判决书)

12.山西金玉泵业有限公司与山西临龙泵业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上诉案(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晋民终字第70号民事判决书)

13.庄则栋、佐佐木墩子与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上诉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1〕沪一中民五(知)终字第33号民事判决书)

14.南京因泰莱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市远征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远征智能软件有限公司、南京友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上诉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08〕苏民三终字第0079号民事判决书)

15.叶根友与无锡肯德基有限公司、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上诉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苏知民终字第0018号民事判决书)

16.何吉与杭州天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上诉案(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浙杭知终字第54号民事判决书)

17.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陕西游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西民四初字第00336号民事判决书)

(三)侵犯商标权纠纷案件

18.佛山市合记饼业有限公司与珠海香记食品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55号民事判决书)

19.卡地亚国际有限公司(Cartier International N.V.)与佛山市三水区铭坤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金丝玉玛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章云树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11〕沪高民三(知)终字第93号民事判决书)

20.上海梅思泰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无锡安固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上诉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苏知民终字第0033号民事判决书)

21.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与浙江凌普电器有限公司、浙江阿林斯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王文华、林珠、杭州鸿景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浙知终字第200号民事判决书)

22.杭州盘古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与杭州盟控仪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2011〕杭滨初字第11号民事判决书)

23.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青州新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潍知初字第336号民事判决书 )

24.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与湖北汉味周黑鸭饮食文化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鄂民三终字第25号民事判决书)

25.喻静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何丽芳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粤高法民三终字第163号民事判决书)

26.英国太古集团有限公司与汇通国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汇通国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分公司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西民四初字第528号民事判决书)

(四)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27.上海富日实业有限公司与黄子瑜、上海萨菲亚纺织品有限公司侵害商业秘密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122号民事裁定书)

28.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高辛茂、北京传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侵害商业秘密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监字第414号民事裁定书)

29.北京御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厦门康士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厦门康中源保健品有限公司、长春市东北大药房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60号民事判决书)

30.宣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孟莫克公司、孟山都(上海)有限公司商业诋毁纠纷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9〕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228号民事判决书)

31.镇江唐老一正斋药业有限公司与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一正集团吉林省医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大德生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江苏大德生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镇江新概念药房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09〕苏民三终字第91号民事判决书)

32.邹志坚与广西运德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运德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崇左汽车总站、广西运德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崇左汽车客运服务中心不正当竞争、垄断纠纷上诉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11〕桂民三终字第9号民事调解书)

(五)技术合同案件

33.海南康力元药业有限公司、海南通用康力制药有限公司与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转让合同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307号民事判决书)

(六)植物新品种案件

34.瓦房店市玉米原种场与赵劲霖、佟屏亚、杨雅生、张广力、贺东峰、贺东刚、王业国、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植物新品种权权属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申字第10号民事裁定书)

35.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宿州市金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李继德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合民三初字第148号民事判决书)

二、知识产权行政案件

(一)专利授权确权案件

36.福建多棱钢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厦门市集美区联捷铸钢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福建泉州市金星钢丸有限公司发明专利无效行政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0〕知行字第6号驳回再审通知书)

37.郑亚俐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无效行政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0〕知行字第53号行政裁定书)

38.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与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南京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李平发明专利无效行政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知行字第17号行政裁定书)

39.户谷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无锡市铁民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江阴市汇通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高沁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发明专利无效行政诉讼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知行字第25号行政裁定书)

40.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行提字第1号行政判决书)

41.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上诉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1〕高行终字第693号行政判决书)

(二)商标授权确权案件

42.北京华夏长城高级润滑油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商标争议行政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知行字第45号行政裁定书)

43.北京台联良子保健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山东良子自然健身研究院有限公司商标争议行政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知行字第50号行政裁定书)

44.长沙沩山茶业有限公司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湖南宁乡沩山湘沩名茶厂等商标争议行政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行提字第7号行政判决书)

45.佳选企业服务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驳回复审行政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行提字第9号行政判决书)

三、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46.李龙泉侵犯著作权罪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2011〕昌刑初字第390号刑事判决书)

47.韩恒东、徐清华、沈思阳、武奇、苏喆、闫蕻、沈海侵犯著作权罪上诉案(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沈刑二终字第510号刑事裁定书)

48.张乐、黄谦、梁文宇、阮晓霞、刘阳侵犯著作权罪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1〕浦刑初字第3240号刑事判决书)

49.熊四传、熊雅梦假冒注册商标罪上诉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鄂知刑终字第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50.王学海、余艳平、陈细龙、余云长、何新兵、文献铭、单绪春侵犯著作权罪案(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2011〕雨刑初字第546号刑事判决书)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